加熱 3 分鐘,
每平方厘米塑料餐盒釋放幾十億塑料微粒
2023 年 7 月,《環(huán)境科學與技術》期刊發(fā)表了一篇關于塑料容器在不同使用場景下釋放微塑料和納米塑料的研究。研究結果發(fā)現,與冷藏或室溫下使用相比,微波加熱導致微塑料和納米塑料釋放到食品中的數量最高,每平方厘米容器中會釋放出超過 20 億個納米塑料和 400 萬個微塑料。[1]玖潤主營:廣東全生物降解顆粒、廣東全生物降解改性料、廣東全生物降解吹膜料、廣東全生物降解淋膜料、廣東全生物降解注塑料、全生物降解氣泡膜專用料、廣東降解料、廣東降解顆粒廠家、降解廠家、生物基PE+淀粉吹膜料 PLA+PBAT 改性顆粒研究人員選取了由聚丙烯和聚乙烯組成的“食品級塑料容器”,將其置于微波爐中加熱 3 分鐘后,對容器內液體進行分析后發(fā)現很多微塑料(直徑約為 1 微米)以及更小的納米級塑料顆粒,據估計在 1 平方厘米塑料中就會釋放出 422 萬個微米塑料顆粒和 21.1 億個納米塑料顆粒。按普通90杯,約400平方厘米計算,每個杯子要釋放16.88億個微米塑料顆粒和8440億個納米塑料顆粒。研究人員還發(fā)現,如果將塑料容器用于液體,包括水、牛奶等的加熱時,所產生的微米塑料顆粒數量最多;如果只是將其用于食品或飲料的冷藏存儲,則其釋放出來的微米塑料會少得多。玖潤主營:廣東全生物降解顆粒、廣東全生物降解改性料、廣東全生物降解吹膜料、廣東全生物降解淋膜料、廣東全生物降解注塑料、全生物降解氣泡膜專用料、廣東降解料、廣東降解顆粒廠家、降解廠家、生物基PE+淀粉吹膜料 PLA+PBAT 改性顆粒所以,如果大家日常在使用微波爐加熱食物時,最好不要用塑料容器。
首都醫(y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yī)院楊秀濱教授、華琨等在《環(huán)境科學與技術》期刊發(fā)表了論文《心臟手術患者體內各種微塑料的檢測》。該研究團隊總結道,體內器官中檢測到微塑料的存在令人擔憂,這些微塑料與癌癥、心臟病、癡呆癥和生育問題有關聯,可能影響紅細胞輸送氧氣的能力?,F在,還需要更多的研究來充分了解微塑料對人類心血管系統(tǒng)以及心臟手術后預后的影響。(塑料造成的炎癥反應)
美國內分泌協會(Endocrine Society)和國際消除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網絡(IPEN)在2017年發(fā)表過名為《塑料、內分泌干擾物和健康》(PLASTICS, EDCs & HEALTH)的報告,就總結了塑料制品中常見的7類內分泌干擾物的接觸途徑,還有它們的健康危害。
塑料生產過程中,許多內分泌干擾物(EDCs,一類外源性干擾內分泌系統(tǒng)及器官的化學物質,如雙酚類、烷基酚類等),常被用作添加劑,從而讓它們具備某些特性,比如顏色或柔韌性;此外,在塑料生產或循環(huán)再利用過程中,也可能被內分泌干擾物污染,如苯乙烯、二噁英等。
玖潤主營:廣東全生物降解顆粒、廣東全生物降解改性料、廣東全生物降解吹膜料、廣東全生物降解淋膜料、廣東全生物降解注塑料、全生物降解氣泡膜專用料、廣東降解料、廣東降解顆粒廠家、降解廠家、生物基PE+淀粉吹膜料 PLA+PBAT 改性顆粒
塑料中含有的內分泌干擾物,可以滲入食物、水和環(huán)境,并通過食物、呼吸、皮膚接觸進入人體,對內分泌系統(tǒng)及器官產生危害,影響腎臟、肝臟和甲狀腺功能,增加癌癥、糖尿病、代謝紊亂、神經系統(tǒng)疾病及炎癥風險,甚至有可能導致男性和女性生殖發(fā)育改變、不育以及生殖細胞改變。
▲人體主要的內分泌相關器官,男性(左)和女性(右)。自上而下分別為:松果體、下丘腦、腦垂體、甲狀腺、甲狀旁腺、心血管、乳腺、肝臟、腎上腺、腎臟、胰腺、脂肪組織、卵巢、前列腺、睪丸和骨骼(圖片來源:參考資料[1])
作為我們個人,減少微塑料進入體內的風險,生活中這幾件事要少做!雖然很多號稱“食品級”的塑料器皿,但在微波爐的加熱條件下依然會釋放塑料顆粒。如果不得不用時,要正確使用塑料制品,不要把食物或飲料放在塑料容器中加熱,也不要把塑料制品放入洗碗機中清洗。為了減少奶瓶釋放的塑料微粒,建議:先用玻璃容器調制寶寶的奶粉,等奶冷卻后再裝進塑料奶瓶里;奶瓶消毒后,用非塑料水壺中煮沸過的冷水沖洗奶瓶,這樣能洗去消毒過程中釋放的塑料微粒。玖潤主營:廣東全生物降解顆粒、廣東全生物降解改性料、廣東全生物降解吹膜料、廣東全生物降解淋膜料、廣東全生物降解注塑料、全生物降解氣泡膜專用料、廣東降解料、廣東降解顆粒廠家、降解廠家、生物基PE+淀粉吹膜料 PLA+PBAT 改性顆粒
上述研究中也指出,相對微波爐加熱塑料器皿來說,用塑料器皿盛放食物或冷藏食物塑料顆粒釋放要少很多,但也還存在釋放的情況。盡量少用一次性塑料杯、塑料水杯,以及塑料吸管等,都能減少微塑料進入人體的風險。可能的話,用玻璃或者不銹鋼制品來代替塑料制品(注意,披薩盒等紙質包裝盒、鋁制的罐頭等,內襯仍然可能有雙酚A)。外出就餐或點外賣等盡量少用一次性塑料餐具、打包盒,我們外出吃飯可以帶一個玻璃、金屬材質的保鮮盒或飯盒,避免加熱的食物和塑料制品接觸。5. 經常定期吸塵(而不是清掃)能減少室內的塑料微粒水平
為了減少家里灰塵里中的塑料微粒,建議:經常定期吸塵(而不是清掃)能減少室內的塑料微粒水平,有條件的家庭可以購買電子真空吸塵器進行清潔;衣服、地毯和家具最好選擇天然纖維(棉、麻、絲、毛等),而不是合成纖維,這樣可以減少室內微塑料的脫落。
玖潤主營:廣東全生物降解顆粒、廣東全生物降解改性料、廣東全生物降解吹膜料、廣東全生物降解淋膜料、廣東全生物降解注塑料、全生物降解氣泡膜專用料、廣東降解料、廣東降解顆粒廠家、降解廠家、生物基PE+淀粉吹膜料 PLA+PBAT 改性顆粒
塑料瓶、塑料袋,別亂扔,垃圾分類放到指定的垃圾桶里,減少對環(huán)境的污染,避免微塑料通過食物鏈進入人體。
來自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院(NIST)的化學家Christopher Zangmeister團隊開展的一項新研究,以食品級尼龍袋和低密度聚乙烯(LDPE)成分的產品作為樣本,探究微塑料的來源及釋放情況。事實上,以這兩種成分為主的塑料用品在日常生活中很普遍,比如烘焙襯墊和一次性外帶咖啡杯的內襯塑料薄膜。結果顯示,在普通的外帶咖啡杯中放一杯100℃的水,靜置20min后,研究者在每升水中能檢測到萬億個塑料納米顆粒。也就是說,當你享用喝一杯500ml的熱咖啡或熱奶茶時,將有5千億個塑料納米顆粒進入你的身體內!DOI: 10.1021/acs.est.1c06768
不僅如此,其實早在嬰兒時期,人們就已經開始攝入微塑料。據Nature Food上刊登的研究Microplastic release from the degradation of polypropylene feeding bottles during infant formula preparation估計,在使用聚丙烯塑料瓶制備的每升嬰兒配方奶粉中,嬰兒可能攝入多達1600萬個微塑料顆粒。 玖潤主營:廣東全生物降解顆粒、廣東全生物降解改性料、廣東全生物降解吹膜料、廣東全生物降解淋膜料、廣東全生物降解注塑料、全生物降解氣泡膜專用料、廣東降解料、廣東降解顆粒廠家、降解廠家、生物基PE+淀粉吹膜料 PLA+PBAT 改性顆粒該研究中,研究人員按照世界衛(wèi)生組織制備嬰兒配方奶粉的標準,將聚丙烯嬰兒奶瓶消毒、風干,然后倒入加熱到70℃的水。在搖晃瓶子一分鐘后,他們過濾了液體并在顯微鏡下進行分析,發(fā)現了數以百萬計的微塑料顆粒。僅裝瓶1分鐘就能檢測到,證實了微塑料產生的即時性。此外,研究者還發(fā)現,沖奶粉使用的水溫會極大地影響釋放的污染顆粒的數量。當水溫從25℃上升到95℃,每升釋放的微塑料顆粒從60萬增加到5500萬個。也就是說,水溫越高,釋放的量就會越多。https://doi.org/10.1038/s43016-020-00171-y
由于人們不斷地吃外賣、喝咖啡、噸瓶裝飲料,微塑料自然也不停地被攝入進人體內。加拿大的Kieran D. Cox教授和他的團隊以美國人飲食為基礎,根據食物消費種類以及不同種類食物所含有的微塑料數量,估算出每人每年會吃掉5萬個微塑料顆粒,如果算上漂浮在空氣中、被呼吸吸入的微塑料,那么每人每年吃掉的微塑料顆粒數量在7.4萬-12.1萬之間。按照重量計算的話,每人每周大約吃掉5g微塑料,相當于一張銀行卡的重量。還真是活到老,吃塑料到老呢。以每周5g塑料顆粒計算,人這一輩子估計要吃下一個樂高玩具,想想還有點小刺激(bushi)。研究人員發(fā)現:一個普通外帶咖啡杯的塑料薄膜在高溫熱水的加持下,會釋放出數千億個納米塑料顆粒,從而進入到我們體內。
據了解,這一研究出自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院(NIST)的化學家Christopher Zangmeister團隊去年所開展的一項新研究。研究人員以食品級尼龍袋和低密度聚乙烯成分的產品作為樣本,探究微塑料的來源以及釋放情況。常見的一次性外帶咖啡杯的內襯塑料薄膜就含有這2種主要成分。
結果顯示,在普通的外帶咖啡杯中放一杯100℃的熱水,靜置20min后,研究者在每升水中檢測到萬億個塑料納米顆粒。換言之,當你喝下一杯500ml的熱咖啡或熱奶茶時,將有5千億個塑料納米顆粒進入你的身體內~
玖潤主營:廣東全生物降解顆粒、廣東全生物降解改性料、廣東全生物降解吹膜料、廣東全生物降解淋膜料、廣東全生物降解注塑料、全生物降解氣泡膜專用料、廣東降解料、廣東降解顆粒廠家、降解廠家、生物基PE+淀粉吹膜料 PLA+PBAT 改性顆粒
DOI: 10.1021/acs.est.1c06768
所謂微塑料(Microplastic),是指直徑小于5毫米的塑料碎片和顆粒,在塑料制品使用過程中釋放,特別是食物用途的塑料制品。而納米塑料(Nanoplastics)則是目前已知最小的微塑料,尺寸在1μm以下,體積小到可以穿過細胞膜。微型塑料顆粒廣泛存在于我們的食物、水甚至是空氣中。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瓶裝飲料、餐食外賣盒、咖啡打包杯……身邊處處都有塑料的身影,它很容易被大家忽視。隨著人們不斷地吃外賣、喝熱咖啡,微塑料就跟溫水煮青蛙一樣日積月累地進入到我們體內。
除此之外,其實人們在嬰兒時期也難逃微塑料的侵害。據Nature Food上刊登的研究估計,在使用聚丙烯塑料瓶沖泡奶粉時,每升奶粉可能攝入多達1600萬個微塑料顆粒,裝瓶僅1分鐘就能檢測到,證實了微塑料產生的即時性。此外,研究者還發(fā)現,當水溫從25℃上升到95℃,每升釋放的微塑料顆粒從60萬增加到5500萬個。也就是說,水溫越高,微塑料釋放的量就會越多。
https://doi.org/10.1038/s43016-020-00171-y
另一邊,加拿大的Kieran D. Cox教授和他的團隊以美國人的飲食習慣為基礎,根據食物消費種類以及不同類型食物所包含的微塑料數量,估算出每人每年會吃掉5萬個微塑料顆粒。倘若算上漂浮在空氣被呼吸攝入的微塑料,那么每人每年吃掉的微塑料顆粒數量在7.4~12.1萬。約合每人每周約攝入5克微塑料,相當于一張銀行卡的重量。
而這些進入人體的微塑料最終會導致身體出現各種健康問題,比如炎癥、心血管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和癌癥等疾病。為此,研究人員建議我們每個人都應適當減少一次性塑料制品的使用,并避免在高溫環(huán)境下使用塑料制品。
圍繞此話題,有網友指出攝入微塑料的原因不是咖啡,而是裝熱飲的塑料紙杯,那么不用外賣紙杯或塑料杯,用自己的杯子不就好了嗎;也有佛系的網友表示“打工人沒那么講究,隨便吧”。
塑料制品已經變成了人們生產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東西。然而,塑料制品的廣泛使用也增加了微塑料進入身體的風險。微塑料難以被人體代謝吸收,未能排出的部分會在體內累積,超過一定量則有可能造成器官和細胞不同程度受損。更讓人震驚的是,科學家們在人體的多個器官都發(fā)現了微塑料的存在。2023 年 4 月,由國際科學團隊聯合在《納米材料》發(fā)表的研究顯示,對小鼠的新研究表明,微塑料顆粒在被攝體內后,僅 2 小時即可穿過血腦屏障進入大腦。一些微塑料顆粒能在較短時間內穿透腸道和血腦屏障。研究人員表示,在大腦中塑料顆粒可能會增加炎癥、神經紊亂,甚至是阿爾茨海默病或帕金森氏癥等神經退行性疾病的風險。[2]首都醫(y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yī)院楊秀濱教授、華琨等在《環(huán)境科學與技術》期刊發(fā)表了論文《心臟手術患者體內各種微塑料的檢測》。該研究對接受心臟手術的人進行的初步研究顯示,許多心臟組織中存在微塑料。
盡管這項研究檢測的樣本數不多,但研究團隊表示,該研究提供了初步證據,證明各種微塑料可以在心臟及其最內層組織中積聚并持續(xù)存在。這項研究結果還表明,侵入性醫(yī)療行為是一種微塑料暴露途徑,提供了微塑料直接接觸血液和身體內部組織和器官的途徑。
2022 年,發(fā)表在權威期刊《國際環(huán)境》上的一項研究顯示,在實驗者血液中發(fā)現了微塑料。這也意味著,微塑料或已遍布人體的各個器官,存在很大的健康隱患。[3]玖潤主營:廣東全生物降解顆粒、廣東全生物降解改性料、廣東全生物降解吹膜料、廣東全生物降解淋膜料、廣東全生物降解注塑料、全生物降解氣泡膜專用料、廣東降解料、廣東降解顆粒廠家、降解廠家、生物基PE+淀粉吹膜料 PLA+PBAT 改性顆粒2018 年,歐洲腸胃病學會首次報告在人體糞便中檢測到多達 9 種微塑料,直徑在 50 微米至 500 微米之間。微塑料會到達人體腸胃,可能影響消化系統(tǒng)。[4]中國醫(yī)科大學公共衛(wèi)生學院李明菊等人刊登在 2022 年《中國學校衛(wèi)生》上的文章指出,人體模型的空氣采樣結果顯示,一個輕度活動的男性每日可吸入微塑料顆粒接近 300 個。在肺癌患者的癌組織和鄰近的肺組織標本中,病理檢查可見到纖維素和塑料微纖維。[5]2020 年發(fā)表在權威期刊《國際環(huán)境》上的一項研究顯示,研究人員對 6 位健康孕婦的胎盤進行檢測,在其中 4 個胎盤中檢測出了 5~10 微米大小的“微塑料顆?!?/span>[6]。這說明微塑料可通過胎盤屏障對人體造成影響。
[1] Assessing the Release of Microplastics and Nanoplastics from Plastic Containers and Reusable Food Pouches: Implications for Human Health.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23; 57 (26): 9782 DOI: 10.1021/acs.est.3c01942
[2] Micro- and Nanoplastics Breach the Blood–Brain Barrier (BBB): Biomolecular Corona’s Role Revealed. Nanomaterials 2023, 13(8), 1404; DOI: https://doi.org/10.3390/nano13081404
[3] Heather A. Leslie, Martin J. M. van Velzen, Sicco H. Brandsma, Dick Vethaak, Juan J. Garcia-Vallejo, Marja H. Lamoree,Discovery and quantification of plastic particle pollution in human blood,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2022,107